15/06/09

給新手的幾點建言(2):幾個「不要」

引用方式:冼鏡光,寫給新手泛論曝光、光圈、與快門速度DCView.com達人部落格(http://blog.dcview.com.tw/article.php?a=BzoIZVAxVmM%3D

不要有太強的品牌情結


嚴格來說,目前各家的入門機種雖然琳瑯滿目、各有擅長,但以基本功能而論差異
則十分有限,或許A牌的X型在自動對焦上比B牌的Y型快,但後者的測光(或白平衡)又比前者準
,如此而已。若要學好攝影的基本觀念,相機至少要有可變P模式(shiftable Program mode)
加上曝光補償,這樣才可以練習曝光控制,若相機有光圈先決A模式、快門先決S模式、甚至於全
手動M模式就更好了。幾乎所有DC都有全自動P模式,所謂的可變P模式,指的是相機在P模式下選
好光圈與快門速度之後,還容許使用人改變這個組合;譬如說,如果相機選擇了f/5.6與1/125秒
,在可變P模式下使用人可以改成f/4與1/250秒、f/2.8與1/500秒、或f/8與1/60秒、f/11與1/30
秒等等。加上曝光補償功能,這類型入門簡單機種幾乎可以讓使用人調出A、S、與M模式下任何的
光圈與快門速度組合,所以經費有限的朋友不妨從這一類型的機種開始。高階以及類SLR機種差不
多都有A、S、與M模式,DSLR就更不用說了。一旦把曝光與測光的基本道理弄清楚之後,在純技術
層面上前方差不多就是坦途了。

初學者最重要的是了解一台相機是否有完整的曝光(與測光)功能,然後依預算選
相機,正因為如此,廠牌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;當然,避免購買太容易故障,或是維修費用太高
的機種則是人之常情。另外,也應該避免太相信「A牌X型顏色很漂亮鮮艷」、「B牌Y型的鏡頭很
銳利」等等的廣告或推薦,因為漂亮、鮮艷、清淡等的感覺會因人而異,張三眼中的清淡對您而
言可能已經鮮艷,而李四眼中的鮮艷對您來說也許會認為過份到庸俗。同理,一張照片的銳利程
度可能來自鏡頭、也可能來自相機中的影像處理程式,他人眼中的銳利照片您看起來可能不會很
舒服。事實上,照片的色澤、對比、銳利度等等不但可以在相機中調整,也可以用軟體事後修正。

總之,各家的入門機種在性能上其實相差不大,所以不必有太強的品牌情結,依您
的預算、需求、操作手感等做出發點選購才是正途。在選DSLR時也不必為「A牌的鏡頭群有多豐富
」的說詞迷惑,因為對一個新手而言,縱使A牌有200種不同的鏡頭可供選擇,您可能只會買一到
兩個涵蓋常用焦段的鏡頭,剩下來的188個有80%以上您這輩子可能都不會想去買或想去用,有些
可能還買不起。因此在起步時就從最根本的開始,其它的考量留到兩三年後有了實力、打算昇級
或換機時再說吧!


不要用網上的照片衡量相機的能力

在論壇上常看到新手說在某處看到很多拍得很漂亮的照片,因此想買拍那些照片的
那一型相機。這種想法有兩個根本問題:第一,拍出好照片的主要原因是用那台相機的攝影者的
功夫,而未必全然是相機的功勞。把一台頂級相機給一個才入門、連基本知識都還在摸索的生手
使用,拍到十分出色照片的機會是很低的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在網上看到「為什麼我的相機拍
不出類似結果」的原因,所以有此想法的初學者似乎忘了很重要的一點:關鍵在技術而不在相機
,認為有好相機就一定會拍到好結果似乎是天方夜譚。

第二,網上貼出來的漂亮照片絕大多數是經過後製的,也就是已經用修圖軟體修過
的,有些甚至經過大修特修、修到與原來拍到的結果差十萬八千裡也說不定,但這些作者卻鮮少
會告訴他人修了些什麼地方,於是以這些照片做選擇相機的基準當然不合理。如果要以他人拍攝
的照片做選購的參考,這些照片最好是沒有經過修飾的,而且也得知道拍攝時所用的參數(譬如
銳化的程度、色彩飽和度、對比、白平衡等等),當然能夠了解拍攝現場的照明情況就更好了。
在不知道這些條件的前提下而直接用照片評定相機性能與特色,是不太可能得到適切的結論的。
事實上,用網上的照片做評定的標準還不如向朋友借一台用上幾天,這樣的親身經驗可能更精準。

另外,網上還有頗具規模的評測網站,有些甚至提供了兩台相機的比較,這些資訊
應該很有幫助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做評測工作的人也有先天的偏好以及測試過程的誤差,所以不
同網站的測試結果也可能會有相當差異,然而多看幾個網站、了解各家的測試過程與技巧之後,
逐漸就可以理出個頭緒。至於那些時下流行的開箱文,看看就好不必太認真,大多數開箱文給您
的參考是盒子中有什麼零件,而沒有紥實的評測。

1 条评论:

Kenyon 说...

good article indeed